首 页
最新公告: · 【为民办实事】2025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普陀区督导员名单公示 【为民办实事】2024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培训8万名持证应急救护员”普陀区督导员名单公示 公告 捐一口水窖帮一户人家——共建“爱心水窖”解决对口帮扶贵州省遵义市贫困山区群众饮水难 今天是2025年8月5日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红十字青少年
志愿者风采
媒体视角
普法传播
政策法规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普陀区红十字会
  普陀区红十字会  
 
【区红会】一份特殊的20岁"生日礼":以勇气传递"生命火种"——普陀区第29例志愿者李正宜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普陀区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 2025/7/31  阅读次数

7月28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采血病房,19岁的李正宜静静躺在病床上,他的血液正通过连接手臂的管道缓缓汇入血细胞分离机,生命的"火种"正慢慢凝聚,他成为普陀区第29例、上海市第739例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上海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部副部长、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主任张懿,区红十字会三级调研员辛敏前往看望慰问,嘱咐小李安心休养,并向他的无私大爱之举表示感谢。 

 

那时我正在上课,看到中华骨髓库(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上海市分库)的来电,还以为是回访确认……

回忆起接到中华骨髓库电话的场景,李正宜还带着点小激动:"看到电话,我立刻跑出教室接听,当对方告诉我匹配成功,我第一反应是我要捐。"他深知,这通电话背后,是一个素未谋面却命悬一线的血液病患者,正焦灼等待生的转机。

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的李正宜,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对于平日热衷健身的他而言,捐献前的准备是一场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考验。他主动暂停了高强度锻炼,调整作息时间。更大的挑战,则来自他深埋心底的恐惧——从小对针头的强烈畏惧。 

"尽管听说过程要扎很多针,刚才看见针头那么粗,心里也打鼓。但必须听从内心召唤,否则余生必会抱憾。"李正宜坦言,当护士准备将粗大的采集针头刺入血管时,他都本能地别开了脸,却又坚定地伸出手臂。 

 

李正宜这份深植于心的善念,萌芽于晋元高级中学的成人礼。两年前,在学校举行的18岁成人仪式上,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活动同步开展。当老师讲解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生命时,"能救一个人"的巨大意义瞬间击中了他年轻的心。尽管"要扎针吗"的疑虑让他本能退缩,但最终,救人的信念压倒了恐惧,他毅然登记入库。

再过一周,李正宜将迎来20岁生日。这份提前送达的生命馈赠,也让他收获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李正宜的爸爸李民见证了儿子从最初告知家人决定时的忐忑,到最终获得全家坚定支持的整个过程。 

"儿子一开始说要捐献,我们确实担忧。"李民凝视着病床上的儿子,目光中有担忧褪去后的自豪,"但他坚持要以这种方式帮助他人,我们最终全力支持。这份担当,对他而言,是成长路上一次淬炼与洗礼。"

作为晋元高中第24例捐献志愿者,李正宜和其他捐献小伙伴一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展现着晋元人薪火相继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当针头刺入的刹那,勇气便已在血管中奔流;当血细胞分离机启动之时,一场生命的接力已然启程。李正宜的"生命火种"正穿越未知的距离,去履行一场两年前在成人礼上许下的庄重承诺——以己之微光,点燃另一段濒临熄灭的人生旅程。这份勇气与爱,已然超越血缘,成为城市文明血脉中最炽热的温度。

 
信息来源:普陀区红十字会   责任编辑:
关闭窗口】  【返回上级
 

国际红十字 国内红十字 红十字刊物 其 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世界卫生组织who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unfp   国际妇女发展基金会unifem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联合国un  
网站首页  版权隐私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2025 上海市普陀区红十字会.All Right revesved  备案号:沪ICP备1703792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