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由普陀区红十字会主办、长风新村街道协办的大爱普陀 美好家园”——纪念2013年世界急救日主题活动在长风社区学校举行。今年是第14个世界急救日,与往年集中开展一次规模急救比赛不同的是,今年是以强化队伍能力建设、传播红十字理念为目标,是面向全区规模化,参与范围最广、比赛周期最长、竞赛角逐最激烈的技能大练兵,在展现救护队伍与传播队伍风采同时,呈现出了红十字人博爱、精业、团结、奉献”的品质,是展示普陀区红十字救护与传播工作成果的一场盛会。
今年,普陀区红十字救护与传播工作中又充实了一批中坚力量。为进一步检验红十字救护队的应急救护能力和传播师资的教学水平,展示本区救护培训与传播培训工作成果,急救技能活动中分别进行了红十字急救技能选拔赛和v讲堂”红十字传播赛课会的总决赛。两大比赛共有27位来自委、办、局、街镇和相关红十字理事单位的部门领导担任评委。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孙大红、普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景莹出席并观摩活动。来自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社区的红十字会员代表,以及红十字志愿者、红十字青少年近200人参加了主题活动。最终长征社区救护队获得急救技能选拔赛冠军,来自桃浦社区救护技能培训志愿者李贵宝获得v讲堂”红十字传播赛课会冠军。
两大赛事 层层选拔 赛练结合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此次急救技能选拔赛自今年5月31日开始,历时3个月,是由区红十字会联合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局、建交委、国资委、统战部、各街镇共同举办,共有来自社区、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的32支救护队参加,通过每周一赛及逐轮晋级比赛制度,历时3个月,共进行16场比赛。旨在通过赛练结合、以赛促练的拉练式竞赛,为群众救护员搭建交流学习的互动平台,在群众中传播红十字理念、普及救护知识,不断提高群众自救互救技能水平,推进救护培训长效机制的建立。
此次入围急救技能选拔赛决赛的是曹杨社区救护队和长征社区救护队。比赛中双方以交通事故场景为背景,无论在动作娴熟度、准确性、团队合作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充分展现红十字救护队员的良好风范。比赛时高潮迭起,各救护员个个严阵以待,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赢得比赛,最终 长征社区救护队成功夺冠。
红十字运动产生于战地救护,在纪念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诞生15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颁布2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促进红十字理念与精神的广泛传播,提高传播师资教学质量,促进本区传播与普法培训有序开展,我们自7月份起启动了2013年v讲堂”红十字知识传播师资赛课会。通过初赛、复赛和半决赛的捉对比拼,从14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的2位选手分别是桃浦镇社区救护技能培训志愿者李贵宝和益群人”志愿者分队赵红梅。总决赛上,一位曾是群众爱戴的人民警察,一位是在岗位默默奉献二十载的白衣天使,他们以合作授课的方式,向全场观众普及国际红十字运动与中国红十字运动相关知识,受到一致好评。
人人掌握急救技能 防患于未然
今年世界急救日的主题是急救与道路安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全球首份《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调查显示全球每年有127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其中46都是行人、自行车或者摩托车驾驶者。中国从2001年起,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员伤亡超10万人,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随着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呈持续性的上升,由于人们急救知识的匮乏,使本该可以获得救治的意外伤害,因不懂得急救知识,而失去了最佳抢救时机。
发生车祸后,对事故伤者应该怎样进行急救呢?普陀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市民遭遇车祸时,首先要冷静,不要盲目救治,对伤者分轻重缓急进行急救;若无法自行处理,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向周围的人求助。
就拿关乎宝贵生命的心肺复苏急救术举例而言,其正确做法是,先将伤病员恢复仰卧位,判断呼吸有无意识,若无呼吸的情况下要首先进行胸外按压,清除异物打开气道,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反复进行直至心跳恢复。
人人学习和掌握自救互救,努力将突发事件伤害程度降到最低”一直是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追求的目标。自2008年以来,普陀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初级急救技能培训和普及,将救护培训工作深入社区、学校、医院以及企业楼宇、餐饮、工地、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行业领域,至今已普及培训了近11万人次,自救互救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的提高,初见成效。各级红十字会以世界急救日”活动为契机,积极与卫生、教育、民防等部门联合开展急救逃生演练和救护技能竞赛,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深入普及急救知识与红十字知识,积极营造出人人学急救、急时救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