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形势下总会与市红会对红十字工作的新要求,切实提升红十字队伍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努力打造职业化传播队伍,近日,普陀区红十字会举办了一期红十字知识传播师资培训班,特邀总会综合办公室副巡视员裘海玲老师为红十字骨干师资系统讲述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历史与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
为期两天的培训中,裘海玲老师通过举例、播放视频,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基本知识,包括红十字运动机构和职责、红十字标志及使用方法、国际人道法等具体内容,并结合网络事件、社会监督委员会等热点问题,介绍了当前中国红十字事业发展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的日常经验。同时,课上她还讲授了作为传播师资,如何更好地掌握传播技巧,开展传播工作。
此次参加培训的骨干师资来自各行各业共40余人。他们中有的是退休教师、公司白领、医生、护士,有的是红十字志愿者,还有的是来自高校的大学生。虽然每个人各自专业领域不同,但他们为弘扬红十字精神,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而走到了一起。学习期间,学员们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积极参与互动讨论,并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主动向培训讲师提问,为做好传播和日常宣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训中还增加了学员分组试讲的环节,进一步增强了实践技能。试讲时他们各有亮点,饱含激情,根据听课的收获和自身体会,分别就运动起源、基本原则、红十字标志、红十字会法等某一知识点开讲。通过培训,他们对红十字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国际人道法等内容有了系统的了解,对红十字组织机构及其职能更加清楚,对红十字事业发展目标和任务也更加明确,并且通过老师的现场点评,纠正了一些概念的模糊认识。
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提升基层红十字专兼职干部的业务业务能力和水平,区红十字会还组织开展了一次红十字知识讲座,来自社区、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等100余位红会干部、联络员、志愿者参加活动。
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的传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各级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对于提高红十字队伍的专业素质、弘扬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好地争取社会支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将有力地推动红十字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今年结合国际红十字运动诞生15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颁布20周年,普陀区红十字会还将陆续开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传播系列活动,力求将红十字理念与精神传播到全区各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