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奉献中延续
今年3月1日,是上海市第十个遗体捐献纪念日,也是全国首座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纪念碑”落成十周年的纪念日。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上海市红十字会以生命在奉献中延续”为主题的纪念日活动在上海福寿园举行,上海市红十字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也同时宣告成立。
为弘扬遗体捐献实现者的高尚义举,上海市红十字会将每年的3月1日定为全市的遗体捐献纪念日。今年的遗体捐献纪念日活动在红十字遗体捐献纪念碑”前举行,市红十字会、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殡葬协会、福寿园集团的领导,以及遗体捐献实现者家属、捐献志愿者代表及医学院校学生近千人参加了此次活动(见下图)。


纪念碑周围鲜花簇拥,旗帜高扬。一束束美丽的康乃馨,一句句庄严的誓言,表达了社会对奉献者们的敬意。更引人注目的是,纪念碑前新设立的两台遗体捐献实现者电子信息触摸屏”(见下图),除了不断滚动播放着遗体捐献纪念日的各项活动、遗体捐献实现者家属对亲人的追忆、媒体对遗体捐献的报道等,还可以进行对每一位遗体捐献实现者的姓名、照片、生平资料的查询,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些为祖国医学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奉献者,让他们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

近年来上海各界对遗体捐献的群众性纪念不断升温。越来越多青少年学生、遗体捐献志愿者和实现者家属自发到纪念碑前瞻仰、缅怀,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遗体捐献者纪念馆里,参观者络绎不绝;红十字遗体捐献纪念园区”网站上,网民们的留言令人感动。这座由遗体捐献实现者英名铸就的丰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上海市民心中永远不倒的丰碑。为进一步推进上海遗体捐献事业,市红十字会组建的上海市红十字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志愿服务队由社会各届爱心人士自愿组成,以志愿者的知识、技能、资源,宣传、倡导为医学科学事业奉献,为遗体捐献登记、实现者及其家属提供服务和人文关怀。上海福寿园也将成立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开展系列服务活动:搭建为遗体捐献实现者家属服务和开展各项联谊活动的平台;开展红十字精神、遗体捐献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着手进行遗体捐献实现者的人文纪念工作。

纪念日活动现场举行了隆重的授旗仪式(见上图)和走近捐献者—福寿园博爱基金”捐赠仪式(见下图)。走近捐献者”博爱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全市红十字系统进一步开展遗体捐献工作,回馈社会。

纪念日活动在全场高歌《生命之歌》的歌声中达到高潮。感人的歌词、优美的旋律,表达了大家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让高尚在人世间永存”的共同心声。
下午,在徐汇区、杨浦区分别举行了分会场活动。由复旦大学、徐汇区红十字会主办的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由第二军医大学、杨浦区红十字会主办的在第二军医大学科技馆开展的分会场活动中,分别成立了大学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进行了捐献者生平故事的演讲,开展遗体捐献知识宣讲以及对登记者及实现者家属的人文关怀。让社区居民走进校园,了解遗体捐献的意义与遗体利用的相关知识;让医学生走进社区,参与遗体捐献志愿服务,以加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及德育培养。让遗体捐献工作走进社区,提升城市文明。
早在1982年,上海市红十字会受上海市卫生局的委托,在全国率先开展遗体捐献工作。三十年来,尤其是《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颁布实施十余年来,遗体捐献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上海的遗体(角膜)捐献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当年遗体(角膜)捐献登记数1698人,其中角膜184人,实现数472人,其中角膜4人。截至2011年底,本市历年累计遗体(角膜)捐献登记数31327人,历年遗体(角膜)捐献实现6090人。
(上海市红十字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