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普陀区红十字会根据民意调整充实人道救助项目库积极开展人道救助工作
自2011年红十字人道救助项目库建立以来,普陀区红十字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本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为本区大病、重病、残障、孤儿、孤老等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帮扶行动,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然而,在获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不足。为确保2013年人道救助项目持续有效开展,进一步改善弱势群体境况,近日,普陀区红十字会召集全区各街镇红十字联络员和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站长、居委会干部、社区群众代表开展一系列调研座谈,针对项目在基层组织运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更好地察民情、聚民意、汇民智、解民忧。
会上,区红十字会详细介绍了本区人道救助项目内容、申请条件、帮扶标准及开展情况。各服务站站长代表根据本辖区居民具体情况,对部分项目受助者的收入、年龄等条件进行了探讨,他们表示由于各居村委会刚经历过换届改选,许多新上任的居委主任、书记并不了解具体项目内容,对项目的推进造成了一定阻碍。会议还就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的运行和《普陀区红十字服务站工作手册(2012年度)》的修订完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从2011年起,普陀区红十字会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众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分别就助学、助医、扶孤、复明等救助工作建立了阳光成长”、夕阳陪伴”、千万人帮万家”迎春帮困、火灾救助、造血干细胞移植救助等共8大类14个救助项目。项目的运作中,区红十字会一是坚持以定向捐款、专项救助”,以帮助和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为落脚点,针对不同对象,制定相应救助措施,同时兼顾各区域实际情况,拾遗补缺,充分发挥政府助手的作用;二是部门联动,整合资源,以项目筹资。先后与团区委、区计生委以及社会团体(如吴仲敏慈善基金”)、爱心单位(如玉佛寺)、爱心企业(如伊革思儿(上海)商贸有限公司)等达成意向;三是规范项目,严格审核程序,加强资金监管。区红十字会坚持以公正、公平、公开、透明”为原则,会同捐赠方、相关医疗专家共同成立了救助项目评审组,认真做好每季度救助对象申请材料的审查,对申请资料进行核实,切实加强对救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及时向爱心单位和个人反馈,定期接受社会审计。
结合此次调研座谈情况,普陀区红十字会将继续致力于人道救助项目库的建设,探索可持续筹资、提升救助能力的有效举措:在全区9个街镇开展红十字工作”应知应会的知识巡讲,覆盖全区所有居委红会会长、红会干部及红十字服务站志愿者,提高一线红会干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同时,进一步梳理现有的人道救助项目,调整充实完善人道救助项目库,拓宽救助渠道、加大救助力度,并把救助项目的实施与红十字志愿服务相结合,不断深化服务内涵,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为不断开创普陀区红十字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
普陀区红十字会 王 瑾 梁斯亮 |